欧洲杯买球APP(中国)精粹有限公司-GREEN LIFE

“十二五”安徽水利十件大事

发布时间:2016/02/17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省委出台《关于贯彻的实施意见》,召开高规格的全省水利工作会议,推动“水利安徽”上升为省级战略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以中央1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安徽省委、省政府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时出台贯彻2011年中央1号文件实施意见,省委召开全省水利工作会议,省政府成立水利改革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建立重大水利项目协调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水利十条”等一系列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并提出以“治水保安、兴水富民”为核心的“水利安徽”战略,赋予了安徽水利工作崭新的时代内涵。 “水利安徽”战略深入人心,形成社会共识,并由水利行业战略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

    二、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5588”行动计划,着力创新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机制,成为全省农村农业改革的突出亮点

    2013年10月,安徽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决定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5588”行动计划,探索创新小型水利工程投资、建设和管护机制。两年多来,全省累计完成工程量16.7亿立方米,完成投资301亿元,同步成立管护组织1.06万个,管理受益农田2287万亩。在全国率先推出“两证一书”制度,发放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签订工程管护责任书,累计发放72万册。遍布田间地头的小型水利工程焕发了蓬勃生机,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三、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制定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确立并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

    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实施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我省及时制定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确立并严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实行行政区域年度用水计划管理,落实用水计划和定额管理要求,自2014年起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同时,修订出台《安徽省行业用水定额》,着力实施节水“三同时”制度,建成一批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企业、学校等节水载体,淮北、合肥、铜陵市被授予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称号。与2010年相比,全省万元GDP用水量131立方米,下降45.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45立方米,下降55.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0提高到0.515。

    四、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抢抓国家加快新一轮水利建设的历史机遇,全面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十二五”全省累计完成重点水利项目投资1073亿元,是“十一五”的2.4倍

    抓住淮河治理、长江干支流治理两条主线,全力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省共有15项重点水利工程列入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十二五”全省累计完成重点水利项目投资1073亿元,是“十一五”的2.4倍,干成了一大批多年想干而没有条件干的大事。我省最大的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并报国家发改委。我省首个跨区域调水工程——淮水北调干线工程基本建成并试通水成功。开展进一步治淮建设,我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淮干蚌埠至浮山段行蓄洪区调整建设全面实施,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外资项目、高邮湖大堤加固、新汴河治理、洪泽湖抬高蓄水位影响处理工程基本建成,淠河、史河等重要支流治理加快推进,进一步治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推进长江干支流治理,长江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开工建设,水阳江近期治理、青弋江分洪道、滁河治理项目基本建成。下浒山、月潭水库工程开工建设。自2012年起,我省连续四年落实水利项目投资、完成重点项目投资“双超百亿”,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生产“十二连丰”提供了有力水利支撑。

    五、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国家批准规划内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累计解决405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大提高了群众生活健康水平

    “十二五”以来,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4.79亿元,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4112处,全部解决规划内2151.1万农村居民和171.8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圆满完成规划目标任务。自2006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来,共解决327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加上市县自筹经费建设的水厂解决的780万人,累计解决405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大大提高了群众生活健康水平。

    六、牢固树立以人为核心的科学防控理念,先后战胜水阳江、巢湖流域、滁河发生的大洪水,有力防抗“海葵”、“苏迪罗”等台风正面袭击,有效应对了2011年沿淮淮北、2013年淮河以南地区的季节性干旱,防汛排涝抗旱减灾总效益达727亿元

    五年来,始终将确保江河安澜、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作为防汛抗旱工作的着力点,坚持科学防控,群防群控,有效调控洪水,合理配置水源,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先后战胜了水阳江、巢湖流域、滁河发生的大洪水,有力防抗“海葵”、“苏迪罗”等台风正面袭击,有效应对了2011年沿淮淮北、2013年淮河以南地区的季节性干旱。五年累计紧急转移受洪涝威胁区群众108.5万人、解决74万群众临时饮水困难,减淹耕地1440万亩,浇灌农田面积约2亿亩次,防汛排涝抗旱减灾总效益达727亿元。

    七、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水利放在突出位置,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启动实施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试点

    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和水环境优美乡村建设试点为抓手,切实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16个国家级或省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探索各具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28个水环境优美乡村试点建设,已验收7个。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保护建设,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2000平方公里。推进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实施6县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全省水电装机达130万千瓦。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28个,成为水利服务社会、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

    八、扎实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累计完成3751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大中型、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全部“脱帽”

    五年来,我省扎实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累计完成3751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其中大中型、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全部“脱帽”,解除了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同时有效增加蓄水量,为抗旱减灾发挥更大效益。

    九、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快水利立法步伐,我省涉水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为加快全省水利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大力推进水法治建设,《安徽省水文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修订)》、《安徽省节约用水条例》相继颁布实施,《安徽省湖泊保护条例》、《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条例》分别进入立法实施和立法调研阶段,省政府先后出台 《安徽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安徽省淮河河道采砂管理规定》,全省涉水法规体系更加完善,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持续推进工程精细化管理,省级以上水管单位达150个,其中国家级8个,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十、水利行业自身建设迈上新台阶,水利职工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五年来,在扎实做好各项重点水利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水利系统自身建设。实施县级水利部门能力建设,完成4批79个县(市、区)验收,县级水利部门科学发展能力得到普遍提高。2011年以来,通过奖补投入等方式,全省共新建、恢复乡镇水利站1140个,覆盖1307个乡镇,普遍建立村级水管员队伍。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整体升格,并列入省水利厅公务员序列。厅直系统19家单位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3家单位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厅直系统发展进入快车道,全厅事业单位创收收入是 “十一五”的1.5倍。水利基层单位职工平均收入比“十一五”有大幅度提高。省直系统一线站所基本实现“六有”,即有巡堤查险交通工具、有工程养护机械设备、有互联网办公、有电视文体设施、有小厨房就餐、有小浴室洗澡。基层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水管单位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水利职工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上游)。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保丰收。淮水北调之淮北四铺闸工程。  来源:安徽日报

上一篇 : 今年昆明市要完成40亿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下一篇 : 河北省实施绿色农业生产行动 力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