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章丘余热利用项目工程管网进行敷设、焊接工作。 范良 摄编者按
围绕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域统筹,一张热网,多个热源,供需协调,市场化运行”的供热目标,济南热力有限公司积极推广以工业余热利用为主的清洁利用燃煤技术应用项目。在该公司所辖东部城区现有华电章丘余热利用项目一期基础上,推进章丘余热二期、济钢余热利用等多元化绿色供热模式。同时,探索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为合理、经济、稳定供热夯实基础,构建市场化供热格局。
服务升级
群众满意渐成供热“新常态”
2014年,是济南热力有限公司全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年。
济南热力提出,停暖日即开工日。2014年3月15日起,该公司所辖东部城区迅速拉开8项工程建设大幕,高标准完成唐冶热源厂一期2台锅炉建设,新改建63.17公里热网,积极推进章丘电厂余热利用项目建设等。通过热源建设、再开发,实现当年新开发供热面积达历史最高的700万平方米,进一步提高供热普及率,提升供暖质量,积极回应百姓期待。
除提升供热配套设施硬件标准外,济南热力还努力解决服务短板,提升供热服务软件,让群众满意成为供热“新常态”。电话不好打,增加热线坐席数量,近30部电话提升热线接听率;维修需求多,开展“暖万家”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发动全员走进基层百姓家“嘘寒问暖”;早期供热温度不达标,提前开展供热调试,确保供热首日达标运行送暖……
通过一系列实际行动,济南热力真正做到了“直面问题,践行承诺”,实现2014年行风评议名次大踏步前进,位列全市服务行业单位第三名。
多元布局
余热利用主导清洁燃煤供热
虽然供热基础设施正加速建设,但依旧赶不上高速发展的城市需求。一方面,东部城区仍存在加入集中供热需求尚未解决的情况,尤其是老城区居民。另一方面,我市冬季雾霾天气严峻,燃煤消耗量亟需控制。
根据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对当前能源情况的综合分析,解决供热需求仍需依靠煤炭,但应以推广利用煤炭的清洁燃烧为主,积极稳妥开发利用天然气和其他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为辅,形成稳定可靠的多方式、多元化能源供应与消费格局,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为此,济南热力积极推广工业余热利用等高效率清洁利用燃煤技术应用,解决供热需求。目前,全长18.3公里的华电章丘余热利用工程一期长输管线已建设完成,开始注水冲洗,即将进入冬季运行模拟阶段。该项目年内将提供供热能力600-800万平方米,远期为济南城区1500万平方米供热,优先满足老城区用热需求和燃煤替代需要。
据统计,东部城区供热面积已达到4472万平方米,将陆续形成黄台电厂热源、济南热力自有热源、章丘余热、济钢余热多热源供热格局。其中,黄台电厂热源1700万平方米,济南热力自有热源1500万平方米,章丘余热远期1500万平方米,济钢余热远期500万平方米。
管网互联
市场化供热谋求良性发展
热源多、分布广,运行起来不易协调。如何充分合理使用点多面广的热源,即便某个热源出了故障,也能有其他热源补充进来,这是东部城区供热面临的一大挑战。遵循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市域统筹,一张热网,多个热源,供需协调,市场化运行”的供热目标,济南热力探索多热源联网,优化热源、管网,保证供热质量。
随着“汽改水”工程的不断推进,能耗平台的建成以及换热站自控功能的实现,东部城区已具备运用多热源联网供热技术的条件。济南热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世英说:“待一张热网、多个热源供热模式成形,无论民营或个体投资建设的热源都可平等竞争,按照市场化原则竞价入网,并按照用热计量结算,真正实现市场化供热的良性发展。”
按照计划,济南热力将对具备联网条件的区域实施联网改造。其中,黄台电厂2号首站、祝舜路隔压站和东新热电厂已实现管网互联,正式联网运行后将以黄台电厂为主、东新热电厂为辅供热;浆水泉热源厂和莲花山热源厂初步具备并网条件,待条件成熟将进行管网连通改造;华电章丘电厂和唐冶、东盛、东新等热源(电)厂,待章丘余热运行平稳后,将视情况推进电厂和长输管网途经的3座热源(电)厂联网供热;济钢余热与黄台电厂,济钢余热有望年内向工业北路沿线用户送暖,将考虑与黄台电厂余热联网,及远期与章丘电厂余热联网可能性。来源: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