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买球APP(中国)精粹有限公司-GREEN LIFE

我国第一部低碳城市评价体系问世

发布时间:2011/02/14

         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从哥本哈根会议到坎昆会议,都在广泛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近30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有关发展与人居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级政府正在积极寻求低碳发展模式。那么,怎样的发展模式才算是真正的低碳?如何来评价城市发展是否符合低碳标准?

  2011年1月19日,《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以下称《评价体系》)的推出给出了相应答案。该《评价体系》是由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组织专家委员会历时九个月,召开十余次专门研讨,并征求多方面专家意见,以媒体视角引导城市低碳发展而隆重推出该研究成果。

  《评价体系》将在全国低碳经济媒体联盟官方网站上开通公众参与平台,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网民意见。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共建低碳社会。

  《评价体系》由10个方面构成:

  1. 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指标;

  2. 媒体传播指标;

  3.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低碳产品应用率;

  4.城市绿地覆盖率指标;

  5. 低碳出行指标;

  6. 城市低碳建筑指标;

  7. 城市空气质量指标;

  8. 城市直接减碳指标;

  9. 公众满意度和支持率;

  10. 一票否决指标。

  评价体系有三大特色:

  一是媒体传播指标

  A. 全国性媒体宣传该城市低碳经济成果的报道力度;

  B. 地方媒体对该城市低碳经济成果的传播力度;

  C. 其它方式传播力度。

  二是把当年是否出现严重违反低碳经济发展事件列入指标。

  每年全国一些城市都会发生一些违反低碳经济发展的事件,媒体都第一时间进行了曝光。相反也有不少城市不仅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还在这方面作了必要的方案措施。因此,《评价体系》也首次将反面典型进行一票否决制。

  三是公众参与意识

  《评价体系》增加了公众参与意识的内容。尤其强调对低碳经济利益相关者进行减排知识培训,依次延展到城市制定低碳政策来培养新一代具有低碳意识的公民,尤其对家庭能源的最大消耗者——青少年低碳意识的培养,被视为整个低碳政策的决定性环节。

  2011年1月19日开始实施的低碳城市评价将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三个层面同时展开,计划6月5日(世界环境日)将面向公众揭晓第一轮评价结果。

  本次活动得到了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财经日报、路透社、彭博社、国际文传电讯、光明网、腾讯网、中国青少年广播网、赛迪网、中国太阳能产业资讯网、阳光能源网、供热制冷网等100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支持。

 

上一篇 : 建议加快供热计量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下一篇 : 哈市代表建议分户改造不能太粗暴...

返回列表